11月25日下午,我院在321教室举办第二十二届博士讲堂,邀请周口师范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李含飞教授进行专题讲座,题目为“在地文化驱动的创新设计人才培养改革实践”。院长朱长征主持,部分教师和2024级环境设计专业全体学生参与讲座。

活动伊始,朱长征对李含飞的莅临表示热烈欢迎。指出,我们两所学校在办学理念与人才培养方面一直保持密切交流,李含飞在基于地域文化的设计教育与科研方面成果丰硕,此次讲座为我院师生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。

李含飞系统阐述了在地文化如何作为核心驱动力,推动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改革。她指出,地方高校设计教育应立足本土文化资源,如周口的“三河交汇”地理特征、关帝庙建筑纹样、太昊陵人文遗址等,通过课程重构、项目实践、校企合作等方式,实现“作业—作品—样品—产品—商品”的转化链条,培养具有文化认同感和实践创新力的设计人才。面对人工智能时代对设计行业的冲击,加强校际合作,共探人才培养新路径,让设计教育真正成为传承文明的载体、驱动创新的引擎、回应时代的答案。最后副院长苏世昌强调,设计不仅是创造的工具,更是创造美好生活的方式。希望同学们真正走进生活、走进乡村,在生活发现设计目标,明确人生方向。在实践中巩固专业能力,做更优秀的自己,将“绿水青山”真正转化为“金山银山”。

会后,双方教师在会议室进行交流,针对人工智能背景下设计类专业建设、教育教学改革等问题进行探讨,并对“十五五”时期的学科建设、行业发展、校际合作等进行沟通。
文稿:黄婉婷 图片:冯淑琪
一审:苏世昌 二审:任然 三审:朱长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