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李子涵 环境设计24-1
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《建议》15个方面部署,为青年成长锚定航向。艺术设计学院学子当以专业为基,创新为翼,在时代实践中勇担使命。立足专业深耕,呼应“社会文明程度提升”要求。聚焦“两业三品”,依托学院与商丘古城,芒砀山的合作,深挖商宋文化内涵,将燧人取火,木兰文化等元素融入设计,以文创产品,空间改造方案为载体,让传统文化“活起来”,用设计赋能地方文旅发展。 拥抱数字变革,响应“科技自立自强”部署。借助学院数字影像实训室资源,探索AI在创意构思,视觉呈现中的应用,推动技术与艺术融合,开发数字文化IP,优化设计流程,培育适配新质生产力的创作能力。践行人民至上,落实“提升人民生活品质”目标。以乡村风貌设计,社区美育服务为抓手,将课堂所学转化为实践动能,参与乡村人居环境优化,老旧小区改造,让设计成果惠及民生,成长为有理想,有本领,有担当的艺设青年。
李子涵:党建工作室担任组织部部长,在班级担任团支书,在院团委同时担任院团委组织部部长。在学业与实践中,始终以高标准要求自身,曾获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商丘师范学院“三等奖”及院级“一等奖”,先后获评商丘师范学院“三好学生”“三好学生标兵”“优秀学生干部”。社会实践中,多次参与“三下乡”活动并所在团队获评“优秀团队”,在服务中提升责任担当。作为班级团支书,做好团务工作,组织团课,团日活动,倾听同学需求,凝聚班级力量;作为院团委组织部部长,认真落实团组织要求,协调开展全院团学工作,做好师生与团组织间的沟通纽带。未来,希望能继续以专业能力服务集体,和大家共同成长进步。

黄婉婷 环境设计24-2
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为“十五五”发展绘就蓝图,既是中国式现代化的“施工图”,更是艺术设计学院青年的“方向标”,字里行间的战略部署让我倍感使命在肩。立足专业,一是践行可持续设计理念,参与黄河故道生态修复,民权王公庄村景观重塑。二是深挖商丘古城,应天书院等文化基因,将汉梁文化,商宋文脉融入空间设计,让作品成为地域文化的“活载体”;三是助力城乡协调发展,聚焦商丘城乡结合环境优化。四是关注民生福祉,针对商丘老旧小区改造,融入无障碍设计理念提升居民生活品质;五是依托AI,VR技术,数字化还原商丘古城风貌,为文旅融合项目提供创新设计方案。作为青年学子,以“学”悟精神,深研全会关于文化强国的部署;以“创”传理念,参与“乡村振兴主题设计”活动。把个人设计理想融入国家发展,让每一份方案都承载生态责任与文化温度,在“十五五”征程中以设计之力诠释青春担当。
黄婉婷:党建工作室宣传部部长,在班级中担任团支书,始终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凝聚班级力量,牵头组织主题团日、红色研学等活动,助力班级形成积极向上的氛围;身兼新闻中心文字部部长,以笔为媒记录学院动态。专业学习上,始终保持严谨务实的态度,荣获国家励志奖学金,并获评商丘师范学院三好学生。在学院举办的“全民国家安全教育,走深走实十周年”主题手抄报(海报)设计比赛中,荣获“一等奖”。未来,她将继续在专业领域深耕细作,在学生工作中践行责任,以热爱为笔,以坚持为墨,在青春的赛道上书写更多精彩篇章。

吴雨静 环境设计24-4
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的15个重要方面,为艺设学子锚定了奋斗航向。作为艺术设计学院学子,学习贯彻全会精神,就是要将专业所学与国家发展大局紧密结合,在新时代展现责任担当。紧扣“科技自立自强”,以AI技术赋能设计创新,用智能建模,数字化渲染提升作品质量与效率,契合“智能化,绿色化”发展导向;立足“文化强国”建设,深挖商丘本土文化底蕴,将汉梁风韵融入空间设计,让传统美学在现代场景中焕活。围绕“美丽中国”“城乡融合发展”部署,聚焦绿色低碳设计,把生态理念植入人居空间规划,助力宜居环境建设;秉持“人民至上”理念,扎根生活需求打造惠民设计,让专业服务民生福祉。新时代赋予新使命,她将把全会精神转化为学习实践的强大动力,在专业锤炼中练就过硬本领,以设计之力回应时代召唤,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注入青春智慧。
吴雨静:党建工作室理论部部长,在班级中担任班长。在学生工作中,始终以责任为基,以服务为本,在班级管理中搭建师生沟通桥梁,凭借扎实的工作作风荣获“优秀学生干部”称号。学业上,坚持知行合一,将专业知识与实践探索相结合,不仅获评“三好学生”“三好学生标兵”“文明学生”,还在艺术设计学院“绿色身边行”比赛中斩获一等奖,凭借综合表现荣获优秀学生干部奖学金。道阻且长,行则将至。带着这份认可与期许,在服务同学中践行初心,以更饱满的热情践行责任,突破自我,用实干与热忱回馈信任,共赴成长之约!

李烨龙 视觉传达设计24-4
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15个方面部署,系统擘画了未来五年的发展蓝图,为高等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。通过学习全会精神,深刻认识到,作为一名高校学生,既是国家战略的见证者,更是践行者。全会强调“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”与“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”,这要求立足专业,服务大局,将个人成长融入时代洪流。作为艺术设计相关专业学子,应主动回应“新质生产力”对创新人才的需求,以人工智能与数字技术为翼,推动艺术与科技深度融合,探索设计赋能产业升级的新路径。同时,要坚定文化自信,用创意讲好中国故事,在跨文化交流中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。新征程上,将以“学思干”结合为行动指南:深入学习全会精神,筑牢思想根基;积极组织主题实践活动,引导同侪共悟使命;投身专业创新与社会服务,把设计智慧书写在祖国大地上,以青春之力为教育强国,文化强国建设添砖加瓦。
李烨龙:党建工作室实践部部长,在学业与工作中,曾获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商丘师范学院艺术设计学院“三等奖”,院内走进十周年手抄报比赛中荣获“二等奖”先后获评商丘师范学院“三好学生”“优秀学生干部奖”。社会实践中,多次参与“三下乡”活动并且在各种组织活动中获得“优秀工作者”等荣誉,精心组织团课,团日活动,倾听同学心声,凝聚班级合力;作为班内团支书,严格落实团组织部署,统筹班内院内团学工作,搭建师生与团组织的沟通桥梁。未来,继续以专业素养服务集体,在党建与团学工作中贡献青春力量!

翟梓卿 摄影24-2
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从15个方面擘画发展蓝图,作为商师艺设学子,将锚定“文化强国”“科技强国”等部署,立足专业,拥抱AI,以青春之力践行使命:立足所学专业,将全会“激发文化创新活力”融入设计实践,深挖商丘古城,木兰文化,豫东剪纸等本土文脉符号,用摄影镜头,视觉设计讲好商丘文化故事;借力AI技术,探索古城数字文旅IP的智能视觉呈现,豫东民俗文创的数字化开发等新赛道,把“新质生产力”转化为作品创造力;聚焦“乡村振兴”部署,以艺术赋能夏邑剪纸,民权画虎村等乡土IP的品牌包装设计,让成果落地本地乡村文旅,农特产品推广场景,服务商丘地方发展。作为党建室成员,既做全会精神的“宣传员”,牵头“商韵新创”专业主题创作展;也做实践的“践行者”,以商丘文创设计赛事,本土文旅项目为载体,让艺设创意精准对接家乡文化传播,乡村发展需求。以笔为剑,以创为媒,誓在中国式现代化征程中,绘就扎根商丘,担当青春的设计答卷。
翟梓卿:党建工作室成员,在班级担任生活委员和心理委员。在学业与实践中,积极参与各类活动并屡获佳绩:曾获商丘师范学院艺术设计学院主题手抄报(海报)设计比赛“三等奖”;在学院“首届广播操”比赛中获评“优秀领操员”;在商丘师范学院大学生就业与创业协会年度工作中表现突出,被授予“优秀个人”称号;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商丘师范学院艺术设计学院院赛中,荣获“一等奖”与“三等奖”。因综合表现优异,先后获评商丘师范学院“三好学生”等荣誉称号。社会实践方面,积极投身“三下乡”等志愿服务活动,在服务中锤炼本领,增长才干。她始终秉持“服务同学,关爱集体”的初心,认真组织班级事务,关注同学们的身心健康,努力搭建师生沟通的桥梁。

张笑阳 摄影24-2
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,我意识到艺设学子的责任,不应止于“用设计做点缀”,而在于以艺术设计为媒介,推动技术理性与人文关怀的双向赴。立足专业,越“化符号的简单接”,转向“传统美学的当代转译”。这呼应了“文化自信与文化国”,要将非遗技艺融入设计更要挖掘其背后的哲学思想与造物逻辑。例如,将榫卯结构的“平衡共生”念转译为可持续包装设计的模块化解决方案,让传统智慧真正赋能现代生活。立足AI,要超越“效率提升的工具属性”,探索“人机协同的创意式”。这紧扣“推进数字中国建设”的部署。可利用AI进行海量数据的美学分析,生成全新视觉语汇;同时以设计师的人文判断驾驭技术,在AI生成的基础上注入情感温度与价值导向,让技术服务于“以人民为中心”的设计心最终,当以设计为桥将专业洞察与AI能力结合,在乡村振兴,社区更新等实践中,提供兼具美学价值与社会意义的解决方案,成为连接传统与未来,技术与人文的创新力量。
张笑阳:党建工作室成员。他始终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,积极向党组织靠拢。在班级中始终以集体为重,积极参与班级活动。学生会工作中,他积极配合组织开展各类活动,在学校运动会开幕式表演中获得“一等奖” ,迎新活动中获得“优秀工作者”称号,“安全文明卫生月”中评为“文明学生”。积极参加三下乡活动深化自己的服务意识和社会责任感。在建党工作室中,他积极发挥专业所长,为红色文化传播添砖加瓦,在实践中深化入党初心!

侯邦 视觉传达设计24-2
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作出重大战略部署,明确了未来一个时期需要着力推进的十五个方面重点工作。这一系列部署相互关联、有机统一,构成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系统工程和任务书,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进的行动指南。作为商师艺设学子,以专业为基,以创新为翼践行使命。立足学院专业,紧扣“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”要求,深挖商丘古城“城摞城”等文化IP,将归德府城墙纹样,应天书院文脉融入视觉设计,让传统文化在创作中焕新。响应“科技自立自强”部署,主动拥抱AI技术。在平面设计中用计算机视觉优化创意,在环境设计中借助MR技术实现古城空间可视化,通过智能工具提升作品精准度与创新性。践行“高质量发展”理念,参与校企合作项目,将课堂所学转化为服务地方的实效,如用AI辅助商丘非遗文创开发。以笔墨绘文化,以技术促创新,在专业领域书写青春答卷。
侯邦:党建工作室成员,担任学院学生会信息部部长。工作中,他秉持严谨负责态度,多次协助老师组织活动,在服务同学,推进学院工作中践行责任,获评商丘师范学院“优秀学生干部奖”“优秀志愿者”称号。综合发展上,他始终进取,多领域收获成长。他曾获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院级“二,三等奖”,院内十周年手抄报比赛“三等奖”;第八届大学生体育舞蹈大赛兼第二届排舞比赛团队“一,二等奖”;“讲好初心故事”活动及“新中国成立75周年征文”比赛“一等奖”。未来,他将继续在学生工作中履职尽责,深耕专业与综合能力,以实干和初心在青春征程书写优异答卷。

韩方 环境设计24-2
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后,作为艺术设计专业学生,对专业价值与地域使命有了更清晰的认知。全会提出“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”,这与商丘“殷商之源”的文化底蕴不谋而合,设计是传承地域文脉、服务地方发展的重要载体。商丘拥有丰富的文化宝藏,归德剪纸“非遗+数字”的创新实践,将商祖文化转化为鲜活文创;芒砀山汉风文创让文物元素融入日常生活,这些案例指明了方向。作为本土设计者,既要深挖甲骨文、商祖精神等文化内核,又要善用现代设计语言激活传统。今后,将以全会精神为指引:一是扎根商丘文化沃土,在设计中融入非遗技艺与历史符号;二是践行“产学研融合”思路,参与乡村文旅、城市文创等本地项目;三是探索数智技术与设计的融合,让商丘文化名片更具传播力。新征程上,将以设计为桥,在守正创新中传承地域文脉,用兼具文化内涵与实用价值的作品服务家乡发展,让青春创意在商丘文化繁荣的实践中绽放光彩。
韩方:党建工作室成员,在班级担任学习委员。在学习与工作中,她始终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,秉持认真负责的态度履职尽责,积极主动承担各项任务,力求做到事事有回应、件件有着落。在校期间,她曾荣获商丘师范学院“三好学生”“优秀学生干部”等荣誉称号;在“回首航天岁月,展望星际征途”主题手抄报比赛中获二等奖;在学院羽毛球锦标赛单打项目中获二等奖,并在校级“雏鹰杯”羽毛球比赛中夺得女子单打冠军。这些经历不仅锻炼了综合能力,更坚定了服务集体、勇于担当的信念。未来,她将继续砥砺前行,不断提升综合素质,以更饱满的热情、更务实的作风投入到学习和工作中,主动关心同学、服务集体,用实际行动践行责任与使命,为学院和班级的发展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,书写属于新时代青年的奋斗篇章。
文/图:党建工作室成员
一审:王晓晓 二审:侯双霞 三审:杨莹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