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,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“大思政课”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,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。我院持续推进党员培养教育假期不断线,学生各支部常态化开展“五个一”红色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暨阅读一本红色著作,传承革命精神,汲取奋进力量,砥砺新征程。

学生第一党支部 张昌申 《我为什么入党 做合格共产党员》
“为什么入党”的答案,需用一生书写。此书如同一面镜子,映照出共产党员应有的精神底色——信仰如磐、行动如炬。革命先辈们以生命诠释了“为人民服务”的纯粹信仰,入党不仅是身份的转变,更是对共产主义信仰的理性抉择。正如书中强调,唯有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命运,才能抵御“四大考验”,筑牢精神脊梁。我深刻认识到:入党是一生的事业,需以理论学习和实践锤炼为支撑。我们新时代青年更应立足本职,夯实专业、努力创新、积极奉献,以“钉钉子精神”践行初心。

学生第二党支部 云靖茹 《共产党宣言》
半个多世纪以前,当马克思、恩格斯发表《共产党宣言》,以无比巨大的理论威力、思想锋芒和战斗精神令西方统治阶级发抖时,中国正在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下逐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深渊……今天,社会主义中国昂然屹立于世界东方,中国共产党以怀着崇敬的心情阅读了《共产党宣言》这部慕名以久的著作,我感慨很深。这部有着深刻历史意义的宣言,不仅对当时资本主义社会中的阶级对立和斗争进行了深刻的分析,而且为无产阶级的斗争指明了方向。即使是在一百多年后的今天,对我们分析和理解当今国际政治经济局势以及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,仍旧有着深刻的指导和借鉴意义。

学生第三党支部 宋居航 《毛泽东选集》
在《论持久战》中,以“兵民是胜利之本”的论断揭示了人民主体性对历史进程的决定作用,正是这种植根群众的战略智慧,迎来了抗战胜利的曙光。在《反对自由主义》中列举的多种自由主义表现,如同一面明镜,映照出当下青年在集体责任与个人利益间的思想抉择,提醒我们要拥有大格局,不断增强党性修养,破除思想壁垒,将个人奋斗融入时代使命。作为青年,我们要从中汲取“实事求是”的方法论,让红色精神在新时代的土壤中扎根生长,以躬身实践续写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信仰篇章。

学生第三党支部 孟祥济 《红岩》
《红岩》书中最震撼我的不是老虎凳、竹签刑的惨烈,而是革命者把牢房变成课堂的细节:黄将军用香烟锡纸卷成钢笔,陈然在《挺进报》字缝里藏密信,这些在破碎中创造光明的智慧,比任何说教都更生动诠释了“共产党员是特殊材料制成的”。当读到江姐就义前从容整理旗袍的段落,我突然理解了信仰的真正内涵。红岩精神不是标本,而是活着的基因,它提醒着我们:党员干部就要在困难面前冲一冲,荣誉面前让一让,不做青年官,要做青年友。

学生第三党支部 胡月 《红星照耀中国》
读完《红星照耀中国》,我深受触动。这本书以客观真实的笔触,描绘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英勇事迹,让我仿佛亲临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,感受到了革命先辈们的坚定信仰和无私奉献。书中红军战士们的英勇善战、不畏艰难,以及他们对未来的美好憧憬,都深深激励着我。作为党员,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仰和使命,要传承红色基因,发扬革命精神,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。

学生第三党支部 李鼎轩 《少年邓小平》
通过阅读《少年邓小平》这本书,让我深刻感受到伟人从小展现出的非凡品质和远大志向。书中生动地展现了邓小平同志青少年时期的成长历程,他在艰苦环境中勤奋学习、追求真理。尤其是他年少时便心怀家国、勇于探索的精神令人敬佩。邓小平同志在少年时期就表现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怀,这种情怀贯穿了他的一生,也为他后来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奠定了思想基础。通过阅读这本书,我不仅了解了邓小平同志的少年时代,更从中汲取了宝贵的精神力量。作为新时代的青年,我们要学习他坚韧不拔、勇于创新的精神,脚踏实地,努力奋斗,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。

学生第三党支部 常宽 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》
学习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》,既是对波澜壮阔的百年征程的深情回望,更是对砥砺前行的时代使命的深刻体悟。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伟大转折,到改革开放春潮涌动的活力迸发;从脱贫攻坚战场的全面胜利,到科技创新领域的重大突破,中国共产党始终以人民为中心,团结带领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、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。这段历史不仅是厚重的教科书,更是生动的启示录,使得我们深刻理解:唯有坚持党的领导,才能凝聚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;唯有立足国情走自己的路,才能开辟独具特色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。
通过阅读,让我们跨越时空与革命先辈对话,深刻感知那段波澜壮阔的峥嵘岁月,让红色基因得以融入血脉,激发我们的爱国情怀,促使我们在新时代勇挑重担,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强大精神动力,让红色精神代代相传 。
文/ 图:学生党员
一审:王晓晓 二审:侯双霞 三审:杨莹莹